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李文芳 张冰清
在记忆的荒原上,阿尔茨海默病所致的痴呆患者如迷途的旅人,被时间的迷雾渐渐模糊了来时的路。
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(下称“浙大邵逸夫医院”)精神卫生科记忆门诊,有这样一位患者王阿姨:她曾是性格开朗的广场舞 “领舞”者,喜欢与小姐妹逛街聊天。得益于她的性格,以及从事脑科学工作的女儿对疾病的重视,当2014 年被诊断为轻度认知障碍,她以积极心态配合早期干预。
王阿姨与浙大邵逸夫医院精神卫生科认知(记忆)障碍研究团队结下了长达十年的医患缘——定期进行认知评估、接受“认知训练 + 经颅电刺激”和“个体化定位经颅磁刺激”等物理治疗,并参与多项临床试验。
浙大邵逸夫医院认知(记忆)障碍研究团队深知,痴呆的诊疗需兼顾患者与照料者。为此,团队定期举办医患联合会,每期围绕 “痴呆患者日常照料” 设计主题分享,同时增加认知激活干预(CST)系列课程。
展开剩余44%受访者供图
在近期的照料者经验分享环节,一位家属的感慨引发共鸣:“参加两期联合会后,我学会了用耐心回应丈夫重复的提问。”
王阿姨的女儿更分享了家庭照护的 “温暖法则”:“我告诉孩子们,外婆的每个问题都值得被当作‘第一次’来回答。” 这句朴素的话语,赢得了现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,它道破了痴呆照护的核心:重复不是负担,而是爱与理解的再相遇。
从早期筛查的精准化,到物理治疗的个体化,再到医患协同的照护模式,浙大邵逸夫医院认知(记忆)障碍研究团队正用科技的温度与医学的专业,为痴呆患者及家庭点亮记忆的灯塔,让每一次重复的提问,都成为医患共同守护时光的温暖印记。
发布于:浙江省大牛时代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